(一):Handy和TMA
到马累时是当地晚上10点。因为所定的酒店,Coco Palm Dhuni Kolhu,离马累机场较远,我们需要等第二天早上坐水上飞机。于是光在机场附近找了家小旅店过夜。旅店有着相当名副其实的店名:Handy Stay Hotel,坐车10分钟可到,估计是离机场最近、去着最方便的客栈了。
到机场后,有个小伙子举着牌子来接机。车在黑漆漆的土路上行驶,隐隐看到路边的波涛拍岸。到地儿后,入住一楼的房间。家具簇新,洗手间也干净。就是楼道里的声音频频传进来,午夜12点后还有人大声聊天,也被迫听了会儿印度流行音乐。有点象住集体宿舍的感觉,嘈杂说不上,就是生活气息浓了点儿。
旅店虽小,却真是handy。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一早便按时安排车把我们送回机场。Coco Palm的接待员带着我们办理了行李托运,之后水上飞机公司TMA (Trans Maldivian Airways)有车把我们送至岸边机场,候机楼里Coco Palm有专用候机厅。除了我们俩,去Coco Palm度假的客人还有三个欧洲男人:一对甜蜜的gay couple,打起招呼时的表情和语调都非常gentle;以及一个秃头小个子,谁也不搭理,一副郁郁寡欢、若有所思的样子,衣服倒总是穿得鲜亮,非红即粉。
飞机很小,黄蓝色相间,正副两个驾驶员即要开飞机又要搬行李。除了准备度假的客人外,其他乘客看似都是去岛上工作的当地人。原来对于我们而言新鲜刺激的水上飞机,不过是他们的班车而已。
从机舱内部设施看,这飞机颇有些年头儿。挂在驾驶座后面隔板上方的黑色小电扇,制造地是俄亥俄的克利夫兰。我们坐得靠前,驾驶舱的各种仪表一览无余。副驾驶是个身材健壮、性格开朗的女士,梳着两个小编辫,棒球帽的后面写着“Canada”,想必是她的家乡。她回头和所有乘客打了简短轻松的招呼之后,飞机便准备起飞了,之后所见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二):Atoll
据说没有一个国家象马尔代夫一样,全国的地貌能被一个单词完全概括,那就是atoll,环礁,来自当地语言中的“atholhu”一词,最早被达尔文引入英语,意思是“由珊瑚礁形成的环状或部分环状岛屿,中间围绕着泻湖”。Atoll多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而“马尔代夫作为一个岛国,包含了26个环礁,约1190多座珊瑚岛。” Coco Palm 所处的环礁叫 Baa Atoll。
从空中俯瞰环礁是一种令人大开眼界的视觉享受。广阔的海面上分布着大小形状不一的泻湖(lagoon),沿着湖周一圈颜色发白的部分是堆积的珊瑚礁,将湖与海分隔开,内环是一细圈闪亮的浅蓝,泻湖中依然是湛蓝的海水,黑色的礁石成点状在湖中若隐若现。不论形状、颜色,这样的泻湖都让我想起店里出售的蓝色剖面矿石。
泻湖中心形成珊瑚岛的,便是各种酒店、度假村的所在。岛为绿树覆盖,周边一圈白色沙滩,向外蔓延着蓝绿色晶莹的海水,水浅处,珊瑚群清晰可见,更边缘处是海沟,海水便从那里一泻而下,再次变得深不可测。那样的岛屿,如果形状是规整的圆形或椭圆,看上去真像海的眼睛。
依据达尔文的理论,“环礁的形成与火山岛有关。在海底火山喷发后所形成的火山岛周围,因环境适合珊瑚生长,于是大批珊瑚附着生长,逐渐形成裙礁。其后因故导致岛屿下沉或海平面上升,珊瑚礁仍持续堆积增长。由于岛屿的外缘水流交换较多,珊瑚生长状况较内侧佳,于是逐渐形成堡礁。当火山岛完全沉没水中,仅剩下环状的珊瑚礁岛屿持续增长,便成为环礁。”
火山,又是火山。我至今所见过的诸多人间仙境,追根溯源起来都是拜火山喷发所赐,比如黄石、夏威夷、Mt.Rainier、Crater Lake、Mt.St Helens等等。火山喷发当然是大自然震怒的表现,由着性子在地球上肆虐了一番。然而盛怒之后,她却以最高明的手段修补着自己造成的破坏,让那烧焦的伤口在她的呵护下,不但癒合,而且脱胎换骨,获得举世无双的惊艳。
(三):Coco Palm
30分钟后,飞机到达我们的酒店,停在海沟之外一个木质浮台边上。浮台不大,估计是靠绳索固定着,随着海涛微微摇动。卸行李的功夫,一艘渡船从岛那边徐徐开来迎接客人。假期正式开始。
一个女孩儿给我们介绍了岛上的情况,各种设施的使用,餐厅酒吧的营业时间,之后带着我们沿绿树成荫的小沙路走去villa,途中看到标着号码的小木牌。各个villa都掩映在树丛和一抹白墙之后,外面只看到尖尖的茅草屋顶。如果有粉色杏花伸出墙头,或者一方酒幌迎风飘摇,中国人恐怕都会想起李纨的稻香村。我越来越肯定,度假村的概念如果定要追根溯源,曹雪芹恐怕算得上最早的创意者之一。
我们的院子有个patio,摆着两椅一桌,院中的各种植物不但将比邻的人家隔开,也将自家villa掩映起来,如此沙滩上经过的人不会一眼将我们院内乾坤看遍。树丛中开辟了一条小径,直通海滩,高低错杂的棕榈树下是两张沙滩椅,边上同样立着小木门牌。
我和光收拾好东西,先绕岛一周熟悉环境。午饭时分,路上几乎没碰到什么人,倒是在淡蓝绿色的水中看到一头白色小礁鲨甩着尾巴游过。
从下午开始,我们下了两次水浮潜,热热身,顺便了解一下水下环境。然后光在棕榈树叶的遮掩下睡大觉。我听见边上落叶丛里有沙沙的响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很多小小的寄居蟹,正拖着各式各样葡萄粒大小的贝壳爬来爬去。
偶尔路边会跑出一只很精神的棕色小壁虎(gecko),和Geico广告里的那种很像,身体很细,长脖长尾,小头总是骄傲地抬着。
青色的小果子会突然从树上落下,和龙眼一般大,有些只有薄薄一层果皮,包着硬硬的核,有些则已被啃食过。黄昏时发现最高的那棵椰树顶上,栖息着一只硕大的蝙蝠,隔段时间就展开双翼飞出去,过会儿又象滑翔机一样回巢,嘴里叼着果子。我们叫它“蝠王”或“韦一笑”。
看完夕阳,吃过晚饭,我们回到房间。光提议去海边看看。夜晚的海滩一片漆黑。远处海平面一些微弱的灯光,证明着其他临近岛屿的存在。满天星斗显得特别亮。随着风,某种花的浓郁香气在夜色中飘荡,从树丛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弥漫在海滩上。接下来的几天无不如此,香气始终随着夜色如约而来,夜越深,香越浓。
光突然打开手电照向沙滩,只见沙蟹正在四处狂奔,漆黑的沙滩上其实车水马龙。手电一关,四下里顿时恢复寂静,仿佛世间一切都已入梦。手电再一亮,沙滩又变成沙蟹的游乐场。
关了手电,继续看海看星空,却突然发现海水中、沙滩上似乎有蓝绿色的点点萤光。追着那光寻过去,却只看到沙上的一个个小洞眼。光从没见过,我倒是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去北戴河,就在夜晚的沙滩上看到过类似的东西。当时海里飘着很多发着萤光的圆形生物,蚕豆大,摸上去软软凉凉的。从马尔代夫回家后好好查了一下,估计我们看到的是“海萤”,“生活在海湾里的一种浮游生物,夜间能闪闪发光,为荧光动物。……身体内有一种叫发光腺的奇特构造。”
我喜欢岛上晴朗的夜晚,满天灿烂星辰,远处的天空偶尔有此起彼伏的闪电。你听得到沙蟹们在树丛里、海滩上细碎的脚步声,呼吸着飘满花香的湿润空气,你光着脚在林间小路上散步,感到细沙钻进脚趾缝,四处的植物被海风吹得摇摇曳曳,树影婆娑。
这个时候就知道,你来到这片孤岛所寻求的宁静,你已经得到了。
(四):海沟
去Coco Palm之前,我和光特地每人新买了一套比较专业的浮潜配备。面罩、吸管和水鞋。店员推荐给我的那个面罩,上面居然就印着“Coco”一词。
马尔代夫本来就是浮潜、深潜的胜地,加之要在一个岛上住整整7晚,当然要有喜欢的事做。根据光的记录,我们7天中一共浮潜了18次,每次时间从45到90 分钟不等。如果其他岛民略做观察,就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岛上唯二的华人每天正午时分便会出发,在岛东面的某个浮潜点下水,然后上岸,然后再找另一处下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结果是我们的后背被晒得黝黑,回家后彻底脱了层皮。
第一次试水就在家门口的海域。水很快就变得很深,下面遍布暗色的礁石和死去变暗的珊瑚群,各色鱼儿穿游其间。我们一路朝海里游去,到了海沟附近,我一下变得极为紧张。那种感觉仿佛站在悬崖峭壁之上,一步之外就是万丈深渊。海水在海沟那边构成另一个世界,神秘莫测,杀机四伏。光很兴奋地让自己漂在悬崖上方,一边低头长时间地盯着无底深渊,一边招手让我加入。我却迟迟停在悬崖边上,与恐惧心较量。那深蓝色海水,仿佛会突然露出狰狞,随时卷起漩涡把我吸进去。我不得不想到魔幻电影里的类似场景。那海仿佛一口千年枯井,一面诡异的魔镜,一个光怪陆离的机器,只要你好奇地把头探将过去,就会“嗖”的一下,被卷入黑暗和离奇险境。
有时海波会把我往深海推,一旦意识到双脚大大空悬,我立即回头猛游好几下,心脏一通狂跳。光了解我的心理,故意摆出很悠闲放松的样子,还不停招手叫我,示意说他看到了什么好东西。我却完全不理,兀自在崖边徘徊。逼得他露出狰狞面目,气急败坏地喊:“过来!”
反正我就不过去。本人一向是慢热型的,对于不了解的事物,都会先谨慎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进退。第一次下水,我无法说服自己冒着风险去了解海沟那边的无限风光。光只好随着我回到海沟这边的安全世界,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其实从第二天开始,我就可以跨到海沟外。回望陡峭的珊瑚礁悬崖,那上面长满了朵朵蘑菇、灵芝般的珊瑚,形状象仙草,颜色如山花。彩色的鱼穿梭其间,欢聚其上,仿佛蝴蝶、蜜蜂,翩翩嘤嘤不断。我不时看看总是游在更外边一点的光,如片渺小的树叶漂在空无一物的无际深海里,身下两三米处,总有一个稀散的鱼群跟着他,身上有黑白条纹。光的Crest牌面罩大概小了点儿,总是进水,需要不时摘下再戴上。每当我在水下看见他双腿紧蹬都捏一把汗,明知他那是踩水,还是替他无名地紧张。
有时海沟那边有鱼出现,闪一下,又掉头游走,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黑夜中的幽灵现身。
(五):水底乾坤
海沟看够了之后,我们开始探寻其他水域。在黑色礁石密集的地方,有极为粗大的海参,通体漆黑,看不出头脚;有橘红色海星,五角细长;有黑色带花纹的海星,身体鼓囊得有如一块五边形大石头;有零星的白色、淡蓝、淡紫色的珊瑚,身边总是聚集着小小的热带鱼群。
下水次数越多,撞到新鲜场景的可能性才会增加。
第三天的下午,我们便遇到一头Hawkbill sea turtle,中文中被称为“玳瑁”、“十三鳞”、或者“十三棱龟”。诸多名目,无一不是指向它背那美丽的龟壳,起得相当直白,简直就仿佛叫鲸鱼为“鱼翅”,大象为“象牙”的效果。自从人类看上了那块壳,这可怜的物种就算倒了霉。不论在中国、日本,还是古希腊、古罗马,玳瑁的壳都会被血淋淋地掀下来,然后洗干净,精雕细琢地做成头饰、戒指、梳子、眼镜腿儿,展示着主人的富贵和优雅。真是祸起龟壳,在劫难逃。
眼前这头鹰嘴龟,悠哉哉地觅食,不停地把头扎进珊瑚堆里大快朵颐,有时需要两条前鳍的帮忙来翻动珊瑚,或者赶走某条凑热闹的花鱼。每隔一会儿就得浮上水面,大吸三四口空气,然后再潜至水底继续用餐。
我们静静跟在其后,见其吃得津津有味,却不知它到底在吃什么。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鹰嘴龟的主要食物是珊瑚礁上的海绵。更有趣的是,“这些海绵中的部分物种对於其他生物来说是剧毒且致命的,所以玳瑁肉中往往會含有致人死亡的高毒性物质。而且由於海绵中通常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玳瑁是屈指可数的能够消化玻璃的动物之一,也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龟。”
第四天,我们在海沟附近看见一只背部黑色的鳐,象蝙蝠侠一样神出鬼没。光说他看那鳐有着分叉的头,所以我们推断是Manta Ray,也叫Devil Fish。Manta来自西班牙语,是斗篷的意思,相当于poncho。Manta指其形,而Devil指其神,各得其所。
第五天,水下精彩纷呈。先是看到上百条紫黄相间的蝴蝶鱼扎在一块珊瑚礁上觅食,无数张嘴同时在珊瑚上啄来啄去,发出嚓嚓的响声。几分钟后,集体转向另外一堆珊瑚,象一阵紫色旋风,霎那间把珊瑚包卷起来,继续它们竞赛一般的进餐。我们正看着,不知从何处又来了另外三群鱼,一群蓝绿相间,一群褐色带斑点,一群黑色尾部有黄圈。四伙鱼夹杂在一起,那景象相当壮观。珊瑚象自助餐桌一样被打劫,那些鱼饿疯了似地大吃大嚼,扫光一桌立刻冲向下一桌。
接着,在遍布白色珊瑚的浅滩区,我们遇到一大一小两头礁鲨,小的那头似曾相识。它们在珊瑚中转着圈游,仿佛是相互追逐,抑或是互为守望。身躯紧实有力,移动快速迅猛,当时水中洒满阳光,珊瑚遍地,我们让自己浮在一处不动,看两头漂亮的鲨鱼在身边游弋。我们能如此气定神闲,因为知道礁鲨不会主动攻击人。
至此,大家可说是心满意足。后两天开始对这片海更加仔细地赏玩。珊瑚茂盛的浅水区,我们找到藏在礁洞里的大海胆,一开始它的长刺被光误认成龙虾脚。在靠近珊瑚根处的沙地有很多大海螺,六个尖角,形状独特。珊瑚礁的缝隙里长着巨人蚌(giant clam),蚌壳完全嵌在缝里,鸢尾花瓣一般鲜艳多姿的蚌肉作为诱饵翻出,等着食物送上门来。
最后一天几乎全天下雨,水下能见度比较差。我们又碰到几只礁鲨,其中一只身长将近一米七、八的样子,那身量,不言自威,吓得我够呛。
我们一度被暴雨困在一个亭子里,却因此发现一对逍遥的Manta Ray,随波起伏,逆风而游, 悠然自得,象一对神秘的黑衣侠侣。回家的路上,一只淡黄色拖着黑色长尾巴的小刺鳐(stingray)在岸边浅水里出现。绝对不能小看那条尾巴,想当年,所向无敌的澳洲著名Crocodile Hunter,Steve Irwin,就是不留神被那么条有毒的刺鳐尾巴一刺穿心的。所谓世事难料,就是这个意思。
(六):香草天空
每天傍晚如果天公作美,岛上的多数客人都会到岛西面的沙滩上沿着海水止步的那条曲线逶迤而行,欣赏日落时分的漫天彩霞。Coco Palm最贵的villa也在这边。那里是一片巧用心思建造而成水上屋区,从空中望去象一片伸展在水中的棕榈树叶。而位于叶尖的那间既大视野也最开阔的水上屋,叫 Sunset Villa,代表着岛上的至尊奢华。
黄昏的柔美光线,恰到好处地营造着大家心中渴求着的浪漫气氛,海风的劲力也不大不小,撩动着男人的亚麻长裤和女人的真丝裙。迎面而来的每一个陌生人,都因为灿烂的霞光和清爽的海风变得和蔼可亲。潮水温情脉脉地反复抚摸着沙滩,波浪每次退去的时候,沙滩都被天空晕染成妩媚的橘红色。
太阳继续西沉,栈桥边上 Lagoon Bar的几点灯火开始在暮色中清晰起来。蜡烛灯一盏盏被点燃,玻璃罩中的火苗独自跳跃不停。Waiter们穿着白色长衫不紧不慢地给客人端来饮品,彩色的鸡尾酒在暮色中变得更加楚楚动人。
当赤道骄阳完全沉落之后,才是真正彩霞满天的时候。你听着涛声,看着西天的祥云以及水上屋的黑色剪影,于是不得不猜测着,Sunset Villa此时的主人该如何享受这良辰美景。他们应该正坐在自家阳台上,面前摆着冒着气泡的香槟,等着厨房把一道道美味端上细麻布铺就的餐桌。那个房间的设计想必能使他们相信,今晚的香草天空完全属于自己。
可是,又怎么能说这片天空不单属于我和光呢?我们面对大海而坐,欣赏日落,辨认星座,捕捉岛东南方向的闪电,天马行空地谈天说地,忘记了自己正在经历的种种郁闷和不如意。
不知不觉地我想起Paul McCartney写的那首《Vanilla Sky》,真切地明白了他到底唱的是什么。说来说去,每个人千里迢迢地跑到这么个小岛,就是为了这个仿佛独自拥有一片香草天空的时刻。而当这个时刻降临,无论如何都要好好把握。
The chef prepares a special menu for your delight, oh my
Tonight you fly so high up in the vanilla sky
Unbearable or great
You gotta love every hour, you must appreciate
This is your time
This is your day
You′ve got it all
Don′t blow it away
The chef prepares a special menu for your delight, oh my
Tonight you fly so high up in the vanilla sky
Melted tin beads cast your fortune in a glass of wine
Snail or fish, balloon or dolphin, see yourself shine
This is your time
This is your day
You′ve got it all
Don′t blow it away
The chef prepares a special menu for your delight, oh my
Tonight you fly so high up in the vanilla sky
In the vanilla, in the vanilla, in the vanilla sky
In the vanilla, in the vanilla, in the vanilla sky
In the vanilla sky
(七):写给自己
写到这里回头再看,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唠叨。如此多的琐碎小事怎么都一一不厌其烦地记下来?一个朋友曾经感慨,说她不明白世人为什么写游记。其实我上学的时候最讨厌的也是这类东西,观点是:过分琐碎又主观的景物描写对他人实在毫无意义。可如今却越来越不介意读这样的文章,有机会时也努力写上一点儿。这基本和吃菠菜胡萝卜的用意差不多。吃的过程不一定那么令人愉快,但是身体会从中受益。
自从数码相机和电子相册普及后,每次旅游回来,朋友问:如何?我大多会把照片的链接一发,一切尽在数码。这件事表面看似自己用照片说了千言万语,事实却是我正在放弃锻炼表达和描述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好比我们现在天天用电脑打字,突然面对白纸时却很有可能感到束手无策,灵感全无,无从下笔。加之字体难看,提笔忘字,或者因为没有自动纠错系统,写出来恐怕也惨不忍睹。记得有一回我急着在纸上写东西,为了赶时间走笔如飞,甚至突然直接把拼音写了出来。
至于摄影,另外一个朋友是这么说的:“数码一出,人人仿佛都能自称摄影师。其实不过还是拍照而已。真正有才华的人并没有因此增多,多的是仅照片总数量。” 也就是说,科技的便利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才华在增加,而实际上普遍得到拓展的是大家涉足的领域。这当然可喜可贺,但不能因此就认定自己多才多艺,从而沾沾自喜。更不能邯郸学步、顾此失彼,尤其是丧失最基本的能力。我曾经一度坚信 “a picture speaks a thousand words”,然而现在渐渐发现,照片再多,也远远不能尽述我多彩的旅途经历。照片上我和光总是笑着的,而那绝对不是我们惟一的,或者全部的心境。如此看来,照片和旅行笔记,一个都不能少。
这么一想,我又不觉得自己唠叨了。游记其实主要是写给自己的,这就是它的最大意义。
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X氏自我排解法又一次发挥了神奇效力。